近日,在濟南市歷下區平頂山東坡(環綠山莊)裸露邊坡治理項目現場,冠中生態噴播造林修復生態環境的方式不僅吸引了濟南市各級政府領導前來參觀,還引得多家媒體競相報道。
(圖片來源:大眾報業·海報新聞)
引得眾人關注的這項技術是冠中生態自主研發的團粒噴播生態修復技術。
這項技術是針對各種巖石、硬質土、砂質土、貧瘠地、酸性土壤、干旱地帶、河岸堤壩等植物生長困難的地方,在坡體穩定的前提下,采用經特殊工藝制造而成的客土材料,加入存活力強且利于水土保持的植物種子,采用噴播、機械或人工作業的方式制成最適于植物生長的培養基。
這種“人工土壤”具有團粒結構,既有保水性,又有透水性、透氣性,適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生長,又能有效抵抗雨蝕和風蝕,防止水土流失。植物種子利用土壤中豐富的營養成分和極好的保水、保肥能力,能夠快速地生長發育。
團粒噴播生態修復技術除具有基本的坡面防護功能外,還能實現生態受損區域的植被恢復與生態功能重建,達到修復區域內的新建植物群落與原生植被自然融為一體的效果。
這項技術適用于各種環境,從炎熱的南國到風雪飄飄的北國,從雨水充沛的熱帶到干旱少雨的戈壁灘,都可應用此項技術實現植被恢復與重建。


冠中生態創立至今,生態修復遵循自然規律,依靠大自然本身的力量修復自然生態,適當輔以人工措施,修復足跡遍布全國。在中國的31個省份的70余個城市,完成了400多個生態修復項目,覆蓋了中國全部的5個氣候類型。
一粒粒種子在噴播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破土而出,直到葉茂根深,繁密成林,生生不息。